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园地 >> 疾病防治 >>
儿童足外翻
发布日期:2020-06-11 作者:康复科

  在临床上,经常被问到“李医生,我家孩子脚站起来时内侧凸出来了,怎么办?”那么咱们首先来了解孩子的脚到底怎么了。

1、什么是足外翻?

  足外翻就是足部呈足外侧缘提高,内侧缘降低,足底朝外的一种解剖状态。伴有足外翻的脑瘫患儿,其基本发病机制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失去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控制,引起小腿肌力或肌张力异常,导致足、踝关节稳定性差等,严重影响儿童站立的姿势和运动功能。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讲,造成足外翻的原因是足外翻肌(腓骨长短肌、第三腓骨肌)肌力过高,而足内翻肌(趾长屈肌、胫骨前后肌)肌力过弱或内外翻肌群肌张力不平衡所致;而从生长发育学和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造成足外翻的原因更为复杂,特别是当患儿直立时、足部开始负重,踝足结构功能的发育受到膝、髋、躯干等整体影响,加剧了足外翻的形成,同时足外翻又影响到膝、髋、躯干的姿势,导致恶性循环。足外翻多表现为脚踝的前内侧疼痛,长时间的走路、站立时加重,休息一段时间后减轻。采取站立姿势时,患者常常脚跟向外倾斜,脚内侧部分饱满,足印明显肥大。

  由于儿童身体处于不断生长阶段,足外翻会随着身体的发育及负重状态而逐渐加重,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足外翻最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2、怎么干预治疗?

①强化胫骨前肌  胫骨前肌是可以足背屈、内翻的肌肉,同时还可以支撑足弓。可以通过做一个抗阻足背屈来强化我们的胫骨前肌,但是足背屈的肌肉除了胫骨前肌还有趾长伸肌、拇长伸肌,它们俩的功能是:产生足背屈并且勾脚尖。治疗时可通过电刺激胫骨前肌,产生足内翻及踝背屈动作,同时激活胫骨前肌。若孩子可以配合,进行充分抗阻训练,一般一次维持10秒,每组重复5-8次。

②强化胫骨后肌群  这里包括胫骨后肌、趾长屈肌和拇长屈肌。我们要知道,趾长屈肌、拇长屈肌、胫骨后肌的功能是把我们的脚先产生一个跖屈就是绷脚尖,然后再产生一个足内翻也就是脚心朝内的动作。所以强化的时候就不是让他把脚背勾起来了,而是先让他把脚背绷起来,然后再做一个脚心朝里的一个动作。在这个动作下进行抗阻,维持十秒一组,然后进行五到八组的强化。若孩子无法配合,也可进行小腿后侧电刺激,诱导其主动产生上述动作。

③踮脚运动  除了胫骨前肌,胫骨后肌群之外,还有足底的这些小肌肉群,他们对于维持足弓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可通过主动或被动诱导孩子进行踮起足弓,刺激足底肌肉的紧张,每次维持30秒,重复6-8次。

④手法矫正  对于小月龄孩子来说,以上动作无法主动配合完成,因此可进行专业治疗师手法矫正,包括a.对痉挛的足外侧肌群轻柔摩擦、肌腱按压和松解;足内侧松弛的肌肉多击打、重压和刺激,增强其肌张力和收缩力;b.适度牵拉足外侧缘挛缩的软组织,由弱到强,逐级加力,缓慢施行;c.托住患儿踝关节的后部,刺激其足内侧缘,诱发足做主动内翻及背屈的动作;d.快拍足背诱导足内翻等。

⑤佩戴矫形支具或足弓垫  除了治疗外,已经足外翻的孩子进行长时间负重站立会进一步加重足外翻状态,造成足舟骨持续内凸,因此在治疗时间外,应佩戴足部矫形支具或足弓垫,保证孩子的脚时刻保持在正常的力线。

⑥矫正异常习惯  很多孩子都习惯于“W”坐姿:小腿外展至大腿外侧。就是像英文字母“W”的坐姿。幼儿的"W”型坐姿,又成为电视儿童坐姿。

  W型坐姿是不正确的坐姿。虽然这样的坐姿对小朋友来说,支撑的底面积较大较稳固,身体也不需要很出力,但是这样的姿势会使小朋友足弓塌陷、双脚内转。另外,W型坐姿也会间接影响到腿部髋关节的健康。 


版权所有: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地址: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芙蓉路678号 邮编:230601
电话:0551-3869114 传真:0551-3869400 网址:www.ay2fy.com
皖ICP备号:09011381号 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