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 >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Br J Anaesth | 我院何淑芳/金世云团队:缺血预处理来源的血浆外泌体保护心力衰竭心脏

作者:   发布日期:2022-12-09   浏览次数: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心脏或非心脏手术时更易发生围术期心肌损伤,术后死亡率显著增加。缺血预处理(IPC)是迄今为止最强的内源性心肌保护措施,可有效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然而,在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病理情况下,IPC的心肌保护效应大大减弱或消失。IPC可以诱导外泌体(exosome)释放增加,已知IPC来源的外泌体在正常心脏中可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但其是否能够保护心力衰竭心脏,仍不清楚。

 

近日,我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何淑芳副教授、金世云博士研究团队在国际麻醉学领域知名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中科院1区,IF:11.719)上在线发表题为“Plasma exosomes generated by ischaemic preconditioning are cardioprotective in a rat heart failure model”的文章(2022 Nov 5, doi: 10.1016/j.bja.2022.08.040)。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供体正常大鼠IPC诱导释放的血浆外泌体,当输注给受体心力衰竭大鼠心脏时,可保护心力衰竭心脏抵御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分子机制与促生存信号激酶ERK1/2和Akt的活化有关。

 

 

该研究首先提取正常大鼠IPC处理后的血浆外泌体并进行鉴定,发现IPC可以显著促进血中外泌体释放增加,但对外泌体的直径和形态没有明显影响。在整体动物水平,IPC介导的心肌保护作用可以被外泌体抑制剂GW4869部分阻断,说明IPC的心肌保护效应部分依赖于外泌体的释放。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中,预先灌注正常供体大鼠IPC来源的外泌体,可显著减轻梗死后心力衰竭受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进一步研究发现,IPC来源的外泌体可诱导心力衰竭心脏中的促生存激酶ERK1/2,Akt活化。该研究提示正常供体IPC来源的外泌体可以通过激活心肌保护信号通路对心力衰竭心脏发挥保护作用,为临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缺血损伤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为我院何淑芳副教授、金世云博士;第一作者为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罗赵飞和胡旭东。该项研究得到国家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研究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参考文献:

 

Plasma exosomes generated by ischaemic preconditioning are cardioprotective in a rat heart failure model, Br J Anaesth. 2022 Nov 5;S0007-0912(22)00558-X. doi: 10.1016/j.bja.2022.08.040.


地址: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芙蓉路678号
总值班(非工作时间及周六、周日):15305609631(24小时)
门诊咨询:0551-63869420、63869302(8:00-11:30  14:30-17:30)
邮编:230601
门诊部:0551-63869453(8:00-11:30 , 14:30-17:30)
医患办:0551-63869396(8:00-11:30 , 14:30-17:30)
版权所有: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皖ICP备11015496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9102000817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或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搜索,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予以删除,本站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