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护理风采 >> 天使风采 >>
箫声三起
发布日期:2009-12-25 作者: 呼吸内一科 高璐

听箫

    箫,是心灵深处的梦,是一个古典飘渺的影像。

    小时候,一夜,父亲在阳台上乘凉,忽然就转身回去。出来时,手中多了一把长长的东西,木制的,几个泛着幽光的孔。父亲把它凑到唇边,随后,一串似乎从天而降的音符缓缓送入耳中,带着夜空的深邃,带着星光的空灵。

    那一夜,我是抱着箫睡的。梦到一位从天而降的仙子落到我身边,吹箫,然后片片花瓣落下。美绝人寰。

    于是,幼稚的心灵住进了箫的柔声。

    后来,繁重的学业将生疏的箫声挤进了心的底层,偶然回想,也总是飘忽不定,再无确信的声廓。

    住在二楼,忽一夜,我正挑灯夜战,毫无缘由地突然箫声云起,远远飘来。音乐很轻,却一下刺穿了我,让我放下了手中的笔。这才发现,隐藏在心底的恋箫情结不能靠录音棚制作的来弥补。

    我找不到这箫声确切的起因,吹箫者为谁?但我却相信这位吹箫人一定有与我相同的恋箫情结,一定是被夜的静谧赶走了白天的俗世凡情,于是心中那把沉郁的箫被重又拿起。这是一种柔中带韧、缓中浸悲的声音。箫的伤悲如人的伤痛,从心开始——读李清照的、张爱玲的作品就能感受到这样的气息。

    箫声开始固定在夜晚传来,散开,洇湿每一寸空气。那些夜晚,我一直被箫声带入天高云淡、旷绝千古的幻境,在静谧中悲伤,在现代里怀旧,在现实中幻想,在浊世里净心。如心静于水中,如身凝在水中。失去箫声,是四月初。它的无端降临和无故离去,都如同一个恍惚中的梦,吹箫者是人是仙是鬼,成了终结于音符上的一个问号。

   于是,夜真的静下来,心真的痛起来。

品箫

    箫,我小心的读它,它的名字天生是忧郁的、古典的、清静的,没有张扬。读到这个字时,我会不由自主想到深秋时节在铺满纷纷落叶的小道上,一个人感受月光的灵性。那种萧落感是无法说清的。不可捉摸的深忆。我甚至觉得这个字不该由凡夫俗子读到,不忍心看到这样空灵的字被污浊。

    箫,我轻轻地抚它,它的深褐色的修长身体上,完美地留下了六个椭圆的孔,泛着一层清幽的光,柔和而不炫目。看到它,总是让我眼前浮现起一个丽质佳人在烛光摇曳的屏风后,映出淡淡倩影。

    我把指尖触到箫,然后再按住音孔,心里有些空,觉得自己似乎在与一个相隔千年、却又心有灵犀的高人对话。

    箫的声音总是浑厚却又纯和的,一个音符后面带了一尾余音缭绕,此音未消,彼音又起。即便与筝相随,也越发显得清高和浑然。因此,我认为箫比人更懂得在话语中传音,在平静中感人。

    说到箫与筝,使我又想到金庸笔下的令狐冲与任盈盈,他们在山峰顶处,吹箫抚琴,只有这一对不为世俗所动的侠侣才配得上《笑傲江湖》这样的曲子。

问箫

    我一直想好好学吹箫,幻想某天,焚香沐浴后,身着一袭白衣,轻启嘴唇,吹一曲悲怆的歌。

    可是,我如此轻俗,心如此污浊,如何接近箫?我爱欣赏箫,爱听箫音,但我心中拒绝看到正在被吹奏的箫。我无法想象世俗中人把手按在箫上的情景。它的身体只适合留给餐风饮露的仙人逸士。

    但我还是无法遏制自己不去碰它。在所有的曲子中,我最喜爱的还是《梅花三弄》。或许正应证了儿时的梦,漫天梅花纷纷飘落。美绝人寰。

    我心中的箫,要隔着时空流转,隔着俗世凡间,隔着夜与梦,去听,才好。何时能听到呢?


版权所有: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地址: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芙蓉路678号 邮编:230601
电话:0551-3869114 传真:0551-3869400 网址:www.ay2fy.com
皖ICP备号:09011381号 欢迎您